HPP产品
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电(记者俞俭)以“少打农药、少施化肥、节水抗旱、优质高产”为方针的国家863方案绿色超级稻项目获得丰硕效果,新种类累计推行面积9000万亩。
科技部、农业部以及中外专家150人,25日聚首武汉对这一项目进行进一步研讨。
面临资源趋紧、环境污染严峻、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,我国科学家提出“绿色超级稻”理念。近十年来,科学工作者系统展开了“绿色超级稻”的培养理论、育种技能系统、绿色性状基因开掘与种质立异、绿色超级稻新种类培养与使用、高效栽培技能与管理模式等研讨的实践,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展和效果。
据介绍,该项目建立了高效准确判定点评绿色性状的渠道,开掘判定了很多重要的绿色性状基因和大批育种立异资料;构建了3000多份水稻基因组测序数据库;请求国家发明专利63项,其间授权发明专利23项。
项目推动中,加强了我国不同生态区的水稻育种协作网与科研单位的协作,培养出一批分子育种技能人才。构建了绿色超级稻要害栽培技能,包含机插壮秧培养技能,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能,准确节水节肥技能及秸秆还田与直播技能等。
近五年,培养出具有多个绿色性状(抗2-3种首要病虫害或节水抗旱,优质高产)的水稻新种类65个,育成了具有多个绿色性状的不育系和康复系20多个。新种类在广东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等地累计推行面积达9000万亩。
记者从河北省科技厅得悉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及其团队培养的超级杂交稻种类“湘两优900(超优千号)”又创亩产纪录,经第三方专家测产,该种类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.02公斤。
(记者俞慧友)15日,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能研讨中心得悉,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种类“湘两优900(超优千号)”,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演示基地,通过了该省科技厅安排的测产检验。